月夜忆舍弟的思想感情,月夜忆舍弟的思想感情的句子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月夜忆舍弟的思想感情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月夜忆舍弟的思想感情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月夜忆舍弟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?
表达了作者杜甫对人们的同情和关怀,对朋友的关心以及对战争的控诉。
《月夜忆舍弟》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律。诗作于乾元二年(759),这时安史之乱尚未治平,作于战乱中,颠沛流离,历尽国难家忧,心中满腔悲愤。望秋月而思念手足兄弟,寄托萦怀家国之情。
扩展资料:
【原文】
戍鼓断人行,边秋一雁声。
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。
有弟皆分散,无家问死生。
寄书长不达,况乃未休兵
月夜忆舍弟表达了什么?
《月夜忆舍弟》这首诗表达诗人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和国破家亡的痛苦之情。在唐肃宗乾元二年的秋天,因“安史之乱”的爆发,全国都处于混乱的局面。此时,杜甫与弟弟们分散开来,因战事无法联系到彼此,于是,写下了这首诗。
为什么月夜忆舍弟?
《月夜忆舍弟》是唐朝诗圣杜甫所做,也是著名的中秋诗词之一,全诗如下:
戍鼓断人行,秋边一雁声。
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。
有弟皆分散,无家问死生。
寄书长不避,况乃未休兵。
唐玄宗天宝十四年(755),安史之乱爆发,乾元二年九月,叛军安禄山、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,攻陷汴州,西进洛阳,山东、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。杜甫有四弟:杜颍、杜观、杜丰、杜占。当时,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,此时叛将史思明正与唐将李光弼激战,由于战事阻隔,音信不通。
唐肃宗乾元二年(759)秋,中秋恰逢白露,杜甫在秦州,忧思国难家愁,强烈思念离散的兄弟,遂有了《月夜忆舍弟》,有了千古佳句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。”
为什么写月夜忆舍弟?
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(759)秋杜甫在秦州所作。唐玄宗天宝十四年(755),安史之乱爆发,乾元二年九月,叛军安禄山、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,攻陷汴州,西进洛阳,山东、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。当时,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,由于战事阻隔,音信不通,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。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gmmnw.com/post/8103.html发布于 -60秒前